按拼音查找

字的成语

????:2020-06-03 16:04
带昭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天理昭彰这样含有昭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昭字的成语!

天理昭彰

成语拼音

tiān lǐ zhāo zhāng

成语解释

昭彰:明显。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三折:“这一个天理昭昭,谁想到有今朝。”

耳目昭彰

成语拼音

ěr mù zhāo zhāng

成语解释

昭彰:十分明显,人所共见。众人已听到和看到,十分明显。形容被众人了解得清清楚楚,无法藏匿。

成语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七回:“却说刑部审问过,见耳目昭彰,料难隐瞒,十分为过学士不安,只得会同礼臣复奏一本。”

恶迹昭著

成语拼音

è jì zhāo zhù

成语解释

昭著:显著,明显。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人所共见。形容罪行严重。

成语出处

宋·郑刚中《北山文集·答潼川路于提刑》:“但先列罪人之词,而继之以今来勘状,则恶迹昭著。”

文昭武穆

成语拼音

wén zhāo wǔ mù

成语解释

原指文王的子孙众多,后则泛称子孙繁衍。

成语出处

古代宗法制度,宗庙位次,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祭祀时,子孙也按昭穆,左右排列行礼。周文王于周为穆,文王之子武王则为昭,而武王之子成王又为穆。

明昭昏蒙

成语拼音

míng zhāo hūn méng

成语解释

昭:明白;蒙:愚昧无知。聪明而通晓事理,愚昧而不明事理。

成语出处

唐·韩愈《独孤申叔哀辞》:“众万之生,谁非天邪?明昭昏蒙,谁使然邪?”

众目昭彰

成语拼音

zhòng mù zhāo zhāng

成语解释

昭彰:明显。大家都看得很清楚。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在你家里搜出人腿来,众目昭彰,一传出去,不到得轻放过了你。”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成语拼音

sī mǎ zhāo zhī xīn,lù rén jiē zhī

成语解释

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斐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昭昭在目

成语拼音

zhāo zhāo zài mù

成语解释

形容大家看得明明白白。

成语出处

唐·裴度《寄李翱书》:“贾谊之文,化成之文也,铺陈帝王之道,昭昭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