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拼音查找
带重字的成语
带重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任重道悠这样含有重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重字的成语!
不知轻重缓急
成语解释
指人办事不知事情有主要的、次要的,急办的和可缓办的区别
成语出处
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上级机关也不要不分轻重缓急地没有中心地同时指定下级机关做很多项工作。”
重张旗鼓
成语解释
重:重新;旗鼓:古时作战用的旌旗与战鼓。比喻失败或受挫折后,重新整顿与组织力量,准备再干
成语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8回:“圣清室已覆,袁为总统,他自然重张旗鼓,又复上台。”
义重恩深
成语解释
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 义重恩深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唐·吕颂《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事出非常,荣加望外,恩深义厚,何以克堪;糜躯粉骨,不知所报。”
责己重以周,待人轻以约
成语解释
周:周到,引申为严格;约:简单,引申为不苛求。要求自己严格,对待别人要宽厚
成语出处
唐·韩愈《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榆瞑豆重
成语解释
用以指身懒神昏。
成语出处
语出《文选·嵇康》:“且豆令人重,榆令人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李善注:“《博物志》云:‘食豆三年,则身重,行止难。’又曰:‘啖榆,则瞑不欲觉也。’”
忍辱负重
成语解释
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 >> 忍辱负重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