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谓式成语

上梁不正

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比喻上面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干坏事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

上天不负苦心人

shàng tiān bù fù kǔ xīn rén

负:亏欠,辜负。上天不会亏待苦心经营的人。形容埋头苦干的人最后会成功的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然多辛苦了几次如今却高高中了个第三,可谓上天不负苦心人,文章自有定论。”

尸横遍野

shī héng biàn yě

成语正音

横,不能读作“hènɡ”。

尸体到处横着。形容死者极多。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坚驱大军,杀得尸横遍野。”

神魂颠倒

shén hún diān dǎo

成语正音

倒,不能读作“dào”。

神魂:精神,神志。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六:“小娘们多有爱他的,奉得神魂颠倒,连家里也不思想。”

商羊鼓舞

shāng yáng gǔ wǔ

商羊:传说鸟名。商羊飞舞定有大雨。比喻重大变故发生之前的预兆。 >> 商羊鼓舞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且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 《孔子家语·辨政》

虱处裈中

shī chǔ kūn zhōng

裈:裤子。虱子躲在裤缝里。比喻世俗生活的拘窘局促。

成语出处

晋·阮籍《大人先生传》:“汝独不见夫虱之处于裈之中乎!逃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

神采奕奕

shén cǎi yì yì

成语正音

采,不能读作“chǎi”。

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成语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 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善门难开

shàn mén nán kāi

善门:为善之门。旧指一旦行善助人,许多人都会来求援,凡无法应付了。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这太原一府是被灾顶重的地方。大善士见机,善门难开。”

声名狼藉

shēng míng láng jí

成语正音

藉,不能读作“jiè”。

声名:名誉;狼藉:杂乱不堪。名声败坏到了极点。 >> 声名狼藉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蒙恬列传》:“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声泪俱下

shēng lèi jù xià

一边说一边哭。形容极其悲恸。

成语出处

《晋书·王彬传》:“因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音辞慷慨,声泪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