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谓式成语

齐王舍牛

qí wáng shě niú

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 齐王舍牛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王(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秋扇见捐

qiū shàn jiàn juān

见:被;捐:弃。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旧时比喻妇女遭丈夫遗弃。

成语出处

汉·班婕妤《怨歌行》诗:“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月明,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穷鼠啮狸

qióng shǔ niè lí

啮:咬;狸:狸猫。无路可逃的老鼠也会咬猫。比喻受人欺压,虽然敌不过,也会拼死抵抗。

成语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诏圣》:“死不再生,穷鼠啮狸。”

气焰熏天

qì yàn xūn tiān

气焰:气势。形容盛气凌人,十分傲慢。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一回:“比时康太守正是气焰熏天,寻常的候补道都不在他眼里,这位因为是亲戚,所以还时时见面。”

青黄未接

qīng huáng wèi jiē

旧粮已经吃完,新粮尚未接上。也比喻人才或物力前后接不上。同“青黄不接”。

成语出处

宋·叶適《上宁宗皇帝札子》之二:“城市之民,青黄未接,食于常平者十家而九。”

求贤如渴

qiú xián rú kě

慕求贤人,如渴思饮。形容求贤心情十分迫切。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举传》:“昔在前世,求贤如渴。”

气味相投

qì wèi xiāng tóu

成语正音

相,不能读作“xiànɡ”。

气味:比喻性格和志趣;投:投合。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成语出处

明·冯惟敏《天香引·送陈震南》:“气味相投,风情迥别,议论通玄。”

前功尽灭

qián gōng jìn miè

以前取得的功劳全部丢掉了。同“前功尽弃”。 >> 前功尽灭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 《战国策·西周策》

寝馈不安

qǐn kuì bù ān

馈:吃饭。吃饭睡觉都不得安宁。形容心事重重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26回:“水陆处处失败,关隘节节陷落,反觉得忧心如捣,寝馈不安。”

前功尽废

qián gōng jìn fèi

以前的一切努力完全白费。

成语出处

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64回:“倘或为其所破,则内外相合,粮一入城,前功尽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