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谓式成语

强不凌弱

qiáng bù líng ruò

强大的不欺凌弱小的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奸劫弑臣》:“故其治国也,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去天下之祸,使强不凌弱,众不暴寡。”

秦失其鹿

qín shī qí lù

鹿:喻指帝位。比喻失去帝位。 >> 秦失其鹿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史记·淮阴侯列传》

青钱万选

qīng qián wàn xuǎn

比喻文章出众。 >> 青钱万选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鷟‘青钱学士’。”

蜣螂抱粪

qiāng láng bào fèn

蜣螂:屎壳郎。形容臭味相投。 >> 蜣螂抱粪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见一处,尽以粪土涂墙,四面附蜣螂百万,屹如长城。 《谐铎》

巧舌如簧

qiǎo shé rú huáng

成语正音

舌,不能读作“sé”。

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棋逢对手

qí féng duì shǒu

成语正音

逢,不能读作“fēnɡ”。

比喻争斗的双方本领不相上下。

成语出处

《晋书·谢安传》:“安常棋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唐·杜荀鹤《观棋》诗:“有时逢敌手,对局到深更。”

强者反己

qiáng zhě fǎn jǐ

强者:有权势的人;反己:反省自己。指有权有势的人自我反省。 >> 强者反己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乡绅此语,足令强者反己,殊为可传。 《雪涛谐史》

琴瑟失调

qín sè shī tiáo

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琴瑟演奏的不谐调。比喻政令不当,失去调节。也比喻夫妇不和。

成语出处

《汉书·董仲书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qiǎo fù nán wéi wú mǐ zhī chuī

成语正音

炊,不能读作“cuī”;为,不能读作“wèi”。

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

成语出处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晏景初尚书,请僧住院,僧辞以穷陋不可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妇安能作无面汤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