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谓式成语

庖丁解牛

páo dīng jiě niú

成语正音

庖,不能读作“pāo”或“bāo”。

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 庖丁解牛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鹏程万里

péng chéng wàn lǐ

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 鹏程万里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喷唾成珠

pēn tuò chéng zhū

唾:唾沫。咳嗽出来的唾沫都化成了珍珠。形容博学多才,出口成章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

蓬荜生辉

péng bì shēng huī

成语正音

荜,不能读作“bǐ”。

蓬荜:编蓬草、荆竹为门,形容穷苦人家。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

成语出处

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三折:“贵脚踏于贱地,蓬荜生光。”

炮火连天

pào huǒ lián tiān

成语正音

炮,不能读作“páo”。

形容炮火非常猛烈。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这不过演放两三响已经这样了,何况炮火连天,亲临大敌呢,自然也要逃走了。”

鸥鹭忘机

ōu lù wàng jī

指人无巧诈之心,异类可以亲近。后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成语出处

《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咆哮如雷

páo xiāo rú léi

形容人暴怒喊叫的神态。

成语出处

茅盾《子夜》:“曾沧海舞着那半段鸦片烟枪,咆哮如雷,一手抢起一只锡烛台,就又劈面掷过去。”

旁观者清

páng guān zhě qīng

当事人被碰到的问题搞糊涂了,旁边观看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 旁观者清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观见审。”

判若鸿沟

pàn ruò hóng gōu

判:区别;鸿沟:古代运河,在今河南省,秦末是楚汉分界的一条河,比喻事物的界线。形容界限很清楚,区别很明显。

成语出处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