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谓式成语

目不邪视

mù bù xié shì

邪:通“斜”。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妇人请竺同载。竺上车端坐,目不邪视。”

名扬四海

míng yáng sì hǎi

四海:天下。名声传扬到天下。形容名声很大。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雄纠纠名扬四海,喜孜孜笑满腮。”

目空一切

mù kōng yī qiè

成语正音

空,不能读作“kònɡ”。

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 >> 目空一切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但他恃著自己学问,目空一切,每每把人不放在眼内。”

名闻遐迩

míng wén xiá ěr

成语正音

遐,不能读作“jiā”。

名声传扬到各地,形容名声很大。

成语出处

《魏书·崔浩传》:“奚斤辨捷智谋,名闻遐迩。”

目不暇接

mù bù xiá jiē

成语正音

暇,不能读作“jiǎ”。

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目不识丁

mù bù shí dīng

成语正音

识,不能读作“shì”。

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 目不识丁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名实相符

míng shí xiāng fú

成语正音

符,不能读作“fǔ”。

名声与实际一致。

成语出处

三国·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澡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符,过人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