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谓式成语

铢两悉称

zhū liǎng xī chèn

成语正音

称,不能读作“拍手称快”的“chēnɡ”。

悉:都;称:相当。形容两者轻重相当,丝毫不差。

成语出处

明 周晖《金陵琐事》:“梁同考坐吏书之左,去官三百余员,铢两悉称,士林服之,士林荣之,此皆破格之异命也。”

珠还合浦

zhū huán hé pǔ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珠还合浦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至人无梦

zhì rén wú mèng

至人:指思想道德等方面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做想入非非的梦。

成语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九回:“自古至人无梦,梦境忽来,未必无兆。”

众星捧月

zhòng xīng pěng yuè

许多星星衬托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所尊敬爱戴的人。

成语出处

《论语·为政》:“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郑声乱雅

zhèng shēng luàn yǎ

郑声:春秋时郑国的音乐,靡靡之音;雅:庄严的雅乐。郑国淫靡的声乐扰乱了庄严的雅乐。比喻以邪侵正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众望所归

zhòng wàng suǒ guī

众望:众人的希望;归:归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成语出处

《晋书·列传三十传论》:“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宋·陈亮《复陆伯寿》:“舍试揭榜,伏承遂释褐于崇化堂前,众望所归,此选增重,凡在友朋之列者,意气为之光鲜。”

众口难调

zhòng kǒu nán tiáo

成语正音

调,不能读作“音调”的“diào”。

原意是各人的口味不同,很难做出一种饭菜使所有的人都感到好吃。比喻做事很难让所有的人都满意。

成语出处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补仲山之衮,虽曲尽于巧心;和傅说之羹,实难调于众口。”

众所周知

zhòng suǒ zhōu zhī

大家普遍知道的。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虽十目视十手指,众所共知之处,亦自七颠八倒了,更如何地谨独。”

众口纷纭

zhòng kǒu fēn yún

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君无二心,妾岂不知?但众口纷纭,恐不免秋扇之捐。”

志在四方

zhì zài sì fāng

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 志在四方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