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谓式成语

纳谏如流

nà jiàn rú liú

纳:采纳,接受;谏:旧指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如流:迅速。接受劝谏就像流水那样自然。形容非常乐意听取别人意见。

成语出处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三折:“豁达大度,纳谏如流,为宗而罢刑肉。”

目不斜视

mù bù xié shì

成语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

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也形容只朝一个方向看。

成语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名垂青史

míng chuí qīng shǐ

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成语出处

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名落孙山

míng luò sūn shān

成语正音

落,不能读作“là”。

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 名落孙山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讬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目不暇给

mù bù xiá jǐ

美好新奇的事物太多,眼睛来不及看。

成语出处

清·吴璿《飞龙全传》序:“于是检向时所鄙之《飞龙传》,为之删其繁文,汰其俚句,布以雅训之格,间以清隽之辞,传神写物,尽态极妍,庶足令阅者惊奇拍案,目不暇给矣!”

名师出高徒

míng shī chū gāo tú

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成语出处

钱钟书《围城》:“顾先生摇头道:‘唉!名师出高徒,名师出高徒。”

绵裹秤锤

mián guǒ chèng chuí

丝绵里裹着秤锤。比喻深藏不露

成语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大沩果禅师法嗣》:“兴化道:‘我逢人则不出,出则便为人,又作么生?’师曰:‘绵裹秤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