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谓式成语

甑生尘

zèng shēng chén

甑:炊具。甑里积了灰尘。形容生活贫困,断炊已久

成语出处

宋·陆游《连阴欲雪排闷》:“先生经旬甑生尘。”

债台高筑

zhài tái gāo zhù

成语正音

债,不能读作“zé”。

形容欠债很多。 >> 债台高筑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书·诸侯王表序》:“分为二周,有逃债之台。”

鹬蚌相斗

yù bàng xiāng dòu

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成语出处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要之蛮触相争,原无关于轻重,鹬蚌相斗,要自互有损伤。”

曾母投杼

zēng mǔ tóu zhù

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 曾母投杼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一笔不苟

yī bǐ bù gǒu

成语正音

一,不能读作“yì”。

不苟:不苟且。连一笔都不马虎。

成语出处

清·沈初《西清笔记·纪名迹》:“前后一笔不苟,功力如此,洵神技也。”

曾参杀人

zēng shēn shā rén

比喻流言可畏。 >> 曾参杀人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一报还一报

yī bào huán yī bào

指做一件坏事后必受一次报复。也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成语出处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做冤仇能做毒,少不的一报还一报。”

贼心不死

zéi xīn bù sǐ

不放弃坏念头,而继续做下去。

成语出处

姜树茂《渔岛怒潮》第17章:“这伙强盗贼心不死,说不定下一步对咱会更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