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谓式成语

一脉相传

yī mài xiāng chuán

一脉:一个血统。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批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成语出处

明 汪廷讷《三祝记 叙别》:“纯仁今日将麦舟赈济曼卿,这才是一脉相传,何愁皇天不佑。”

一目了然

yī mù liǎo rán

成语正音

了,不能读作“liào”。

目:看;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成语出处

明·张岱《皇华考序》:“可见按图索籍,三溪道路,一目了然。”

言行不贰

yán xíng bù èr

犹言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成语出处

《晋书·孝友传·许孜》:“至性孝友,立节清峻,与物恭让,言行不贰。”

饔飧不济

yōng sūn bù jì

一日三餐不能自给。形容穷苦。同“饔飧不继”。

成语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一回:“今既饔飧不济,我这里有白银十两,暂且拿去使用。”

言行信果

yán xíng xìn guǒ

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成语出处

郭沫若《沁园春·祝中日恢复邦交》词:“从今后,望言行信果,和睦万邦。”

一脉相承

yī mài xiāng chéng

成语正音

脉,不能读作“mò”。

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批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成语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如今这两个侄儿,虽分鸿胪、宜宾两派,毕竟一脉相承,所以一个模样。”

饔飧不给

yōng sūn bù jǐ

一日三餐不能自给。形容穷苦。同“饔飧不继”。

成语出处

明·朱国帧《涌幢小品·天下策一》:“转大冶主簿,故苗地,长吏多不乐往,代行令事,多方抚恤,尽却例金,锱铢无所取,至饔飧不给,部民有馈白粲者。”

一命呜呼

yī mìng wū hū

成语正音

一,不能读作“yì”。

呜呼:叹词,古代祭文末多有此词,后即以此为死亡的代称。指人死亡。

成语出处

清 刘鹗《老残游记》:“谁知这个女婿,去年七月感了时气,到了八月边,就一命呜呼哀哉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