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拼音查找

成语首字母是Q的拼音

qiao开头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4-09-05 19:59

巧上加巧

成语拼音

qiǎo shàng jiā qiǎo

成语解释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成语出处

与其说是一般的偶然,更应该说不是单纯的偶然,而是好几个偶然的因素,~碰在一起,就促成了这么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渡边淳一《紫阳花日记》)

巧作名目

成语拼音

qiǎo zuò míng mù

成语解释

指巧立名目。变着法定出一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

成语出处

宋·苏轼《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今来计会六色人户故免役钱,正与添钱无异,虽巧作名目,其实一般。”

巧立名色

成语拼音

qiǎo lì míng sè

成语解释

变着法定出一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同“巧立名目”。

成语出处

明·李贽《三大夫像议》:“我这里佛自解放光,不似世上一等魍魉匠、魍魉僧巧立名色,诳人钱财也。”

巧诈不如拙诚

成语拼音

qiǎo zhà bù rú zhuō chéng

成语解释

奸巧的虚伪不如笨拙的诚实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巧语花言

成语拼音

qiǎo yǔ huā yán

成语解释

指一味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今多指虚伪而动听的话。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张生是兄妹之礼,焉敢如此!’对人前巧语花言。”

巧言利口

成语拼音

qiǎo yán lì kǒu

成语解释

巧妙的言辞,锋利的口辩。

成语出处

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三人皆诈伪,巧言利口以进其身。”

樵苏失爨

成语拼音

qiáo sū shī cuàn

成语解释

虽有柴草,却无米为炊。指非常贫困。

成语出处

清·吴伟业《偶成》诗之十二:“冠栉懒施高枕,樵苏失爨清淡。”

敲榨勒索

成语拼音

qiāo zhà lè suǒ

成语解释

依仗势力或抓住把柄进行恐吓,用威胁手段索取财物。同“敲诈勒索”。

成语出处

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这是大明大白的敲榨勒索,逼人上吊,把穷人往死路上推。”

敲骨剥髓

成语拼音

qiāo gǔ bāo suǐ

成语解释

犹敲骨吸髓。比喻剥削压榨极其残酷。

成语出处

《封神演义》第二九回:“未闻有身为大臣逢君之恶,蛊惑天子,残虐万民,假天子之命,敲骨剥髓,尽民之力肥润私家,陷君不义,忍心丧节,如令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