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拼音查找

成语首字母是Q的拼音

qie开头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4-08-30 12:10

窃钩盗国

成语拼音

qiè gōu dào guó

成语解释

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成为诸侯。讽刺小盗被杀、大盗窃国的反常现象

成语出处

廖仲恺《有感》:“窃钩盗国将谁咎?扃鐍缄滕只自欺。”

切理餍心

成语拼音

qiē lǐ yàn xīn

成语解释

指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同“切理厌心”。

成语出处

太平天国·洪仁玕《叙》:“道通天地之外,思入风云之中,批隙导窾,切理餍心。”

切瑳琢磨

成语拼音

qiē cùn zhuó mó

成语解释

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同“切磋琢磨”。

成语出处

宋·王安石《与孙莘老书》:“今世人相识,未见有功有切瑳琢磨如古之朋友者,盖能受善言者少。”

窃钩窃国

成语拼音

qiè gōu qiè guó

成语解释

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成语出处

《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窃锺掩耳

成语拼音

qiè zhōng yǎn ěr

成语解释

亦作“ 竊鐘掩耳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锺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毁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后因以喻自欺欺人。《晋书·宣帝纪》:“亦猶竊鐘掩耳,以衆人爲不聞;鋭意盜金,謂市中爲莫覩。”《通志·总序》:“後世衆手修書,道傍築室;掠人之文,竊鍾掩耳。”参见“ 掩耳盜鐘 ”。

窃钟掩耳

成语拼音

qiè zhōng yǎn ěr

成语解释

掩耳:捂住耳朵。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欺欺人 >> 窃钟掩耳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晋书·宣帝纪》:“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

窃据要津

成语拼音

qiè jù yào jīn

成语解释

比喻用阴谋手段占据重要的职位。

成语出处

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若夫暗藏之汪精卫则招摇过市,窃据要津;匿影藏形,深入社会。”

且住为佳

成语拼音

qiě zhù wéi jiā

成语解释

且:暂且;佳:好。还是暂且住在这里好。多用以劝留客人住下。

成语出处

唐·颜真卿《寒食帖》:“寒食只数日间,得且住为佳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