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拼音查找

成语首字母是Q的拼音

Q开头的成语

去邪归正

成语拼音

qù xié guī zhèng

成语解释

指去掉邪恶,归于正道。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载后主刘禅诏曰:“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

曲径通幽

成语拼音

qū jìng tōng yōu

成语解释

曲:弯曲;径:小路;幽:指深远僻静之处。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 >> 曲径通幽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唐·常建《题破册寺后禅院》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曲里拐弯

成语拼音

qū lǐ guǎn wān

成语解释

形容弯曲多。

成语出处

徐怀中《我们播种爱情》第二章:“只能排成一串,曲里拐弯地通过走廊。”

曲突徙薪

成语拼音

qū tū xǐ xīn

成语解释

曲:弯;突:烟囱;徒:迁移;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 曲突徙薪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书·霍光传》:“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曲意逢迎

成语拼音

qū yì féng yíng

成语解释

曲意:违背自己的意愿去曲从别人;逢迎:迎合。想方设法奉承讨好别人。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卓偶染小疾,貂蝉衣不解带,曲意逢迎,卓心愈喜。”

屈指可数

成语拼音

qū zhǐ kě shǔ

成语解释

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成语出处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诗:“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唐安公美政颂》:“今文儒之盛,其屈指可数者,无三四人。非皆不能,盖忽不为尔。”

驱羊攻虎

成语拼音

qū yáng gōng hǔ

成语解释

驱:赶。驱赶羊群去进攻老虎。形容以弱敌强,力量悬殊,必遭覆灭。

成语出处

《史记·张仪列传》:“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虎之与羊不格明矣。今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臣窃以为大王之计过也。”

趋炎附势

成语拼音

qū yán fù shì

成语解释

趋:奔走;炎:热,比喻权势。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 趋炎附势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宋史·李垂传》:“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

祛病延年

成语拼音

qū bìng yán nián

成语解释

祛:除去。除去疾病,延长寿命。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九回:“陛下,从此色欲少贪,阴功多积,凡百事将长补短,自足以祛病延年。”

屈打成招

成语拼音

qū dǎ chéng zhāo

成语解释

屈:冤枉;招:招供。指无罪的人冤枉受刑,被迫招认有罪。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如今把姐姐拖到官中,三推六问,屈打成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