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拼音查找
第二个字是之的成语
持之有故,言之有理
成语解释
持:持论,立论;故:根据。立论有根据,讲话有道理
成语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国之干城
成语解释
干城:批御敌的武器和工具,这里比喻捍卫者。国家主权的捍卫者。
成语出处
《诗经·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孔颖达疏:“言以武夫自固,为捍蔽如盾,为防守如城然。”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成语解释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莫之与京
成语解释
莫:没有什么,没有谁。京:大,高。大得没有什么可与之相比。形容首屈一指,无与伦比。亦作“大莫与京”。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听之任之
成语解释
听、任:随,任凭;之:代词,代人或事物。任凭事物存在发展而不去过问。
成语出处
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这是第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