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拼音查找

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

????:2020-06-03 16:00

大难不死

成语拼音

dà nàn bù sǐ

成语解释

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形容幸运地脱险。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夫人云:皆是先生阴德太重,救我一家之命。因此遇大难不死,必有后程,准定发迹也。”

知其不可为而为

成语拼音

zhī qí bù kě wéi ér wéi

成语解释

为:做。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指意志坚决或倔强固执

成语出处

郭沫若《南京印象》:“许多事情明明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但却丝毫也不能放松,不肯放松。”

惴惴不安

成语拼音

zhuì zhuì bù ān

成语解释

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 惴惴不安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诗经·秦风·黄鸟》:“临其穴,惴惴其栗。”宋·周孚《铅刀编·滁州奠枕楼记》:“乾道八年,济南辛侯(辛弃疾)自司农寺簿来守滁……民之居茅竹相比,每大风作,惴惴然不自安。”

真金不怕火来烧

成语拼音

zhēn jīn bù pà huǒ lái shāo

成语解释

比喻真理或立身、行事正直的人经得起实践检验,不怕任何非议

成语出处

郭沫若《相见以诚》:“有诚便能有勇,所谓‘真金不怕火来烧’。”

一虎不河

成语拼音

yī hǔ bù hé

成语解释

原指空手搏虎,徒步渡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后在元剧中比喻不顾一切。

成语出处

《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迷惑不解

成语拼音

mí huò bù jiě

成语解释

指对谋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同“大惑不解”。

成语出处

老舍《鼓书艺人》二十七:“她鞠了个躬,转身慢慢走进了下场门。掌声很热烈。听众瞧着她,迷惑不解。”

留中不发

成语拼音

liú zhōng bù fā

成语解释

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5回:“武后临朝,心中郁闷,曾三上封章,劝其谨守妇道,迎主还朝,武后俱留中不发。”

力所不及

成语拼音

lì suǒ bù jí

成语解释

及:达到。凭自己的力量不能做到。

成语出处

宋·释惠洪《石门文字禅》:“平生所未见之文,公力所不及之义,备聚其中。”

老而不死

成语拼音

lǎo ér bù sǐ

成语解释

本是孙子骂旧友原壤年老无德可称术的话,后亦指年老而不利于社会国家或拖累后辈。 >> 老而不死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论语·宪问》:“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