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拼音查找
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
应接不暇
成语解释
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 应接不暇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应发,使人应接不暇。”
十恶不赦
成语解释
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成语出处
《隋书·刑法志》:“又列重罪十条:……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
冥顽不灵
成语解释
冥顽:愚钝无知;不灵:不聪明。形容愚昧无知。 >> 冥顽不灵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唐·韩愈《祭鳄鱼文》:“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