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拼音查找
第三个字是而的成语
似是而非
成语解释
似:象;是:对;非:不对。好象是对的,实际上不对。 >> 似是而非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庄子·山木》:“周将处夫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孟子·尽心下》:“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
趔趄而行
成语解释
身子歪斜不稳地走路
拂袖而去
成语解释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生了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子敬瞋目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袖而去。”
可望而不可即
成语解释
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
成语出处
唐·宋之问《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明·刘基《登卧龙山写怀二十八韵》:“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
无疾而终
成语解释
没有病就死了,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到三十六岁,忽对人说:‘玉帝命我为江涛之神,三日后,必当赴任。’至期无疾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