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拼音查找
第三个字是则的成语
水满则溢
成语解释
溢:水满外流。水满了就会流出来。比喻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向相反方面变化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你如何连两句俗话也不晓得?常言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闻过则喜
成语解释
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 闻过则喜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不平则鸣
成语解释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 不平则鸣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日中则昃,月满则亏
成语解释
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满就要亏缺。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成语出处
《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乎人乎!”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成语解释
用:任用;行:做,实行;舍:不用;藏:退隐。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欲速则不达
成语解释
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 欲速则不达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成语解释
移:迁移。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满圆就要亏缺。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