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拼音查找

第三个字是则的成语

????:2020-06-03 16:01

鸟穷则啄

成语拼音

niǎo qióng zé zhuó

成语解释

鸟陷于绝境就要反啄。比喻人走投无路就会冒险。

成语出处

《荀子·哀公》:“鸟穷则啄,兽穷则攫。”

大杖则走

成语拼音

dà zhàng zé zǒu

成语解释

杖:木棍;走:逃跑。舜的父亲用大棍子打他时,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亲于不义。旧时宣扬的封建孝道。 >> 大杖则走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刘向《说苑·建本》:“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箠则待,大箠则走,以逃暴怒也。”

物极则衰

成语拼音

wù jí zé shuāi

成语解释

极:尽头。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衰败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妄言则乱

成语拼音

wàng yán zé luàn

成语解释

妄:胡乱。胡言乱语就会出乱子

成语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天妄视则淫,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夫三关者不可不慎守也。”

偏信则暗

成语拼音

piān xìn zé àn

成语解释

偏信:只听信一方面的话;暗:糊涂。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就不能明辨是非。

成语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成语拼音

yǒu huà zé cháng,wú huà zé duǎn

成语解释

唐代以后说书艺人用语,有话要说的话,就讲得长,没话要说的话,就简单讲几句

成语出处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七回:“且说洪秀全、胡以晃、韦昌辉、洪仁发数人离开桂平县城,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奔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一日到了金田。”

物至则反

成语拼音

wù zhì zé fǎn

成语解释

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同“物极则反”。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臣闻物至则反,冬夏是也。”

物极则反

成语拼音

wù jí zé fǎn

成语解释

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成语出处

《鹖冠子·环流》:“美恶相饰,命曰复周;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兽困则噬

成语拼音

shòu kùn zé shì

成语解释

兽陷困境要咬人。比喻人陷于绝境要竭力反抗。

成语出处

《宋史·谢晦传》:“然归死难图,兽困则噬,是以爰整其旅,用为过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