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拼音查找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2020-06-03 14:54

涓埃之力

成语拼音

juān āi zhī lì

成语解释

比喻微小的力量。

成语出处

宋·岳珂《金佗粹编》第九卷:“念臣寒陋无堪,上感圣恩,备员军事,未有涓埃之力,以报国家。”

荆山之玉

成语拼音

jīng shān zhī yù

成语解释

荆山:山名,此山产宝玉,据传和氏璧就出自此山。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精锐之师

成语拼音

jīng ruì zhī shī

成语解释

精锐:指军队装备优良,战斗力强;师:军队。指战斗能力很强的部队。

成语出处

《后汉书·铫期传》:“明公据山河之固,拥精锐之师,以顺万人思汗之心,则天下谁人不从?”

惠施之谋

成语拼音

huì shī zhī móu

成语解释

比喻兼听则聪,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才能明察善断。 >> 惠施之谋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张仪欲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荆,而惠施欲以齐、荆偃兵,二人争之。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上》

蹇谔之风

成语拼音

jiǎn è zhī fēng

成语解释

蹇谔:正直敢言。正直敢言的作风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庞统传》裴松之注引《习凿齿》:“矫然太当,尽其蹇谔之风。”

狐听之声

成语拼音

hú tīng zhī shēng

成语解释

指冰下水流之声。

成语出处

《水经注·河水一》引《述征记》:“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狐之为兽,又多猜疑,故听河冰无流水声,然後敢渡。”

兼人之勇

成语拼音

jiān rén zhī yǒng

成语解释

兼人:一人抵多人;勇:勇敢。抵得上几个人的勇气。形容十分勇敢。

成语出处

《汉书·韩信传》:“受辱于胯下,无兼人之勇,不足畏也。”

后顾之患

成语拼音

hòu gù zhī huàn

成语解释

顾:回视;后顾:回过头照顾。指来自后方或家里的忧患

成语出处

《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卢文纪劝帝驻河桥,庚赞华为契丹主,以兵援送入蕃,则契丹主有后顾之患,不能久驻汉地矣。”

狂瞽之言

成语拼音

kuáng gǔ zhī yán

成语解释

狂:狂妄。瞽:瞎眼,盲目。指愚妄无知的言论。旧时常用作自谦之辞。亦作“狂瞽之说”。

成语出处

唐·魏征《十渐不克终疏》:“伏愿陛下采臣狂瞽之言,参以刍尧之议,冀千虑一得,衮职有补。”

涸辙之枯

成语拼音

hé zhé zhī kū

成语解释

涸:水涸,干涸;辙:车轮的痕迹。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成语出处

《剪灯新话·三山福地志》:“但愿捐斗水而活涸辙之枯,下壶飨而救翳桑之饿,此则故人之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