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拼音查找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2020-06-03 14:54

不食之地

成语拼音

bù shí zhī dì

成语解释

不食:不生产粮食。指不能耕种的土地。

成语出处

《礼记·檀弓上》:“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莽我焉。”

咄嗟之间

成语拼音

duō jiē zhī jiān

成语解释

一呼一诺之间,表示时间极短。

成语出处

梁启超《管子传》第六章:“夫以区区五千万人之日本,而咄嗟之间,可以出能战之兵数十万。”

不挑之祖

成语拼音

bù tiāo zhī zǔ

成语解释

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

成语出处

清·宋育人《三堂诗品》:“高适达夫七古,与岑一骨,骈语之中,独能顿宕,启后人无限法门,当为七言不挑之祖。”

遁天之刑

成语拼音

dùn tiān zhī xíng

成语解释

指违背自然规律所受的刑罚。

成语出处

《庄子·养生主》:“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对症之药

成语拼音

duì zhèng zhī yào

成语解释

针对病根下的药。比喻纠正缺点错误所用的相应办法。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断织之诫

成语拼音

duàn zhī zhī jiè

成语解释

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后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辍学的人。

成语出处

汉·刘向《列女传·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腹心之疾

成语拼音

fù xīn zhī jí

成语解释

腹心:比喻要害处;疾:疾患。比喻要害处的祸患。 >> 腹心之疾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战国策·魏策三》:“所以为腹心之疾者赵也。”

故人之意

成语拼音

gù rén zhī yì

成语解释

故人:旧友。指老朋友的情意。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

杜邮之戮

成语拼音

dù yóu zhī lù

成语解释

杜邮: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市;戮:杀。指忠臣无辜被杀。 >> 杜邮之戮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武安君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 西汉·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不羁之才

成语拼音

bù jī zhī cái

成语解释

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成语出处

《汉书·司马迁传》:“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