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拼音查找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2020-06-03 14:54

正始之音

成语拼音

zhèng shǐ zhī yīn

成语解释

①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洛下。②指纯正的乐声。

成语出处

《晋书·卫玠传》:“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此子复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绪,绝而复续。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成语拼音

xiū wù zhī xīn,rén jiē yǒu zhī

成语解释

羞:羞愧;恶:耻。羞耻的心情,人人都会有的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形胜之地

成语拼音

xíng shèng zhī dì

成语解释

形胜:地理形势优越。指地势优越的区域

成语出处

唐·李世民《册高士廉改封申国公文》:“形胜之地,允属勋贤。”

万全之计

成语拼音

wàn quán zhī jì

成语解释

极其周到的计谋、办法。同“万全之策”。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志·庞统传》“亲待亚于诸葛亮”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此诚出于险涂,非万全之计也。”

万全之策

成语拼音

wàn quán zhī cè

成语解释

策:计策、办法。极其周到的计谋、办法。 >> 万全之策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韩非子·饰邪》:“而道法万全,智能多失。夫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万全之道也。”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成语拼音

shèng míng zhī xià,qí shí nán fù

成语解释

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后汉书·黄琼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犬马之诚

成语拼音

quǎn mǎ zhī chéng

成语解释

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臣伏以为犬马之诚不能动人,譬人之诚不能动天。”

千里之足

成语拼音

qiān lǐ zhī zú

成语解释

原指千里马。后也用以比喻英俊的人才。

成语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造父亦无千里之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