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拼音查找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2020-06-03 14:54

后起之秀

成语拼音

hòu qǐ zhī xiù

成语解释

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 后起之秀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晋书·王忱传》:“卿风流俊望,真后来之秀。”

急人之困

成语拼音

jí rén zhī kùn

成语解释

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 急人之困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魏公子列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不世之功

成语拼音

bù shì zhī gōng

成语解释

不世:不是每代都有的,即非常、非凡。形容功劳极大。

成语出处

《后汉书·隗嚣传》:“足下将建伊吕之业,弘不世之功。”

不治之症

成语拼音

bù zhì zhī zhèng

成语解释

医治不好的病。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太医诊了诊脉,说道:‘……此乃不治之症。’”

倒悬之苦

成语拼音

dào xuán zhī kǔ

成语解释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同“倒悬之急”。

成语出处

《元史·外夷传》:“群生愁叹,四民废业,贫者弃子以偷生,富者鬻产而应役,倒悬之苦,日甚一日。”

一家之长

成语拼音

yī jiā zhī zhǎng

成语解释

家庭的当家人

成语出处

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六章:“一家之长冒起宗就断然决定:所有男丁立即剃掉头发。”

知遇之感

成语拼音

zhī yù zhī gǎn

成语解释

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感:感激。对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感激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

一席之地

成语拼音

yī xí zhī dì

成语解释

放一个席位的地方。比喻应有的一个位置。

成语出处

《旧唐书·后妃传上》:“妇人智识不远,有忤盛情,然贵妃久承恩顾,何惜宫中一席之地,使其京戮,安忍取辱于外哉!”

竹马之友

成语拼音

zhú mǎ zhī yǒu

成语解释

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成语出处

《晋书·殷浩传》:“少时吾与浩共骑竹马,我弃去,浩辄取之。”

悬磬之居

成语拼音

xuán qìng zhī jū

成语解释

磬:石制乐器。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形容家贫如洗,一无所有

成语出处

三国·魏·应璩《与韦仲将书》:“夫以原宪悬磬之居,而值皇天无已之雨,薪刍既尽,谷亦倾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