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句式成语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卑:低;迩:近。登高山须从低处开始,走远路要从近处开始。比喻做事要扎扎实实,循序渐进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赵岐《三辅决录》:“上比崔杜不足,下比罗赵有余。”晋·张华《鹪鹩赋》:“将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余”。
彼一时,此一时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 彼一时,此一时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感天地,动鬼神
感:感动。感动天地,使鬼神为之哭泣。形容事迹或文艺作品感人至深
成语出处
清·黄宗羲《陈苇庵年伯诗序》:“向令风雅而不变,则诗为之道,狭隘而不及情,何以感天地而动鬼神乎?”
感天地,泣鬼神
感:感动;泣:哭泣。感动天地,使鬼神为之哭泣。形容事迹或文艺作品感人至深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7回:“那史册彪炳日月的事业,全是这两眶子不叫人知的暗泪做出来,感天地,泣鬼神,才扶到凌烟阁里,与了俎豆,叫他飨哩。”
方寸之木,高于岑楼
方寸:比喻小;岑:尖顶高楼。一寸高的方木放在高楼的尖顶上其高度高于高楼。比喻类比不当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放下屠刀,立便成佛
放:安放,搁置;屠刀:宰杀牲畜的刀。佛教语,劝人改恶从善。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就能变成好人
成语出处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微集》第一卷:“屠儿在涅槃会上,放下屠刀,立便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