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式成语

泰山磐石

tài shān pán shí

比喻安定稳固。

成语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50回:“我算什么,明相国不动声色,却出斯民于火热水深,措天下于泰山磐石。”

时来运旋

shí lái yùn xuán

本来处境不利,遇到机会,命运开始好转。同“时来运转”。

成语出处

明·王玉峰《焚香记·相决》:“问何年是你的运来时旋?”

深自砥砺

shēn zì dǐ lì

砥砺:磨刀石,引申为磨砺,磨炼。自己刻苦地磨炼。 >> 深自砥砺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文帝使人问诩自固之术,诩曰:‘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文帝从之,深自砥砺。 《三国志·魏志·贾诩传》

熟视不睹

shú shì bù dǔ

熟视:细看;睹:看见。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成语出处

晋·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

书剑飘零

shū jiàn piāo líng

书剑:书籍和宝剑;飘零:漂泊,流落无依。做官或从军,离乡背井,漂泊在外,久游未归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小生书剑飘零,功名未遂,游于四方。”

似是而非

sì shì ér fēi

成语正音

似,不能读作“shì”。

似:象;是:对;非:不对。好象是对的,实际上不对。 >> 似是而非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庄子·山木》:“周将处夫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孟子·尽心下》:“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

十捉九着

shí zhuō jiǔ zhe

比喻很有把握。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老身这条计,是个上着……端的强如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

似懂非懂

sì dǒng fēi dǒng

成语正音

似,不能读作“shì”。

好象懂,又好象不懂。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1回:“三位姨太太瞧了,亦似懂非懂的。”

他乡故知

tā xiāng gù zhī

故知:老朋友,熟人。在异地遇到老朋友或熟人。

成语出处

明·天然智叟《石头点·贪婪汉六院卖风流》:“他乡故知,分外亲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