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式成语

耸膊成山

sǒng bó chéng shān

肩膀耸起成了一个“山”字。形容人耸肩缩颈的相貌。也形容人体瘦削的样子。 >> 耸膊成山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宋·陆游《衰疾》:“捉襟见肘贫无敌,耸膊成山瘦可知。”

死有余辜

sǐ yǒu yú gū

成语正音

辜,不能读作“xīn”。

辜:罪。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 >> 死有余辜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书·路温舒传》:“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余辜。”

死不瞑目

sǐ bù míng mù

成语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

瞑目:闭眼。死了也不闭眼。原指人死的时候心里还有放不下的事。现常用来形容极不甘心。 >> 死不瞑目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三国志·吴书·孙坚传》:“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死无对证

sǐ wú duì zhèng

对证:核实。当事人已死,无法核对事实。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那厮死了,可不好了,你做的个死无对证。”

说来话长

shuō lái huà cháng

表示事情很复杂,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多指不大愉快的事)。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6回:“说来话长。五年前我们老娘家里做生日,妈和我们到那里与老娘拜寿。”

死而后已

sǐ ér hòu yǐ

成语正音

而,不能读作“ěr”。

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 死而后已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数典忘祖

shǔ diǎn wàng zǔ

成语正音

数,不能读作“shù”。

数:数着说;典:指历来的制度、事迹。谈论历来的制度、事迹时,把自己祖先的职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 数典忘祖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死得其所

sǐ dé qí suǒ

成语正音

得,不能读作“dě”;其,不能读作“qī”。

所:处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成语出处

《魏书·张普惠传》:“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

诗礼传家

shī lǐ chuán jiā

指以儒家经典及其道德规范世代相传。

成语出处

元·柯丹丘《荆钗记·会讲》:“诗礼传家忝儒裔,先君不幸早倾逝。”

束发封帛

shù fā fēng bó

指妇女忠贞不渝。 >> 束发封帛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新唐书·列女传·贾直言妻董》:“直言坐事。贬岭南,以妻少,乃诀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亟嫁,无须也。’董不答,引绳束发,封以帛,使直言署,曰:‘非君手不解。’直言贬二十年乃还,署帛宛然。乃汤沐,发堕无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