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语

稗官野史

bài guān yě shǐ

成语正音

稗,不能读作“bēi”。

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成语出处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按图索骏

àn tú suǒ jùn

指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参见“按图索骥”。

成语出处

语出《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变已明矣。”

百依百顺

bǎi yī bǎi shùn

成语正音

顺,不能读作“sùn”。

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三卷:“做爷娘的百依百顺,没一事违拗了他。”

打家截舍

dǎ jiā jié shě

指到人家里抢夺财物。同“打家劫舍”。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绯衣梦》第二折:“某裴炎的便是,一生好打家截舍。”

败鼓之皮

bài gǔ zhī pí

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成语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大渐弥留

dà jiàn mí liú

大渐:病危;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指病重将死。表示病危将死。

成语出处

《尚书·顾命》:“疾大渐,惟几,病日臻,既弥留。”南朝·梁·萧统《文选·王俭〈诸渊碑文〉》:“景命不永,大渐弥留。”

暗斗明争

àn dòu míng zhēng

暗里明里都在进行斗争。常形容尽力争权夺利。

成语出处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七章:“南方的桂滇黔等小军阀,暗斗明争,弄得全中国民不聊生!中国政治真糟啦!”

拜将封侯

bài jiàng fēng hóu

拜为将领,封为列侯。古代形容功成名就,官至极品。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一折:“我也曾陋巷淹留,贫寒常受,红尘火,今日个拜将封侯,才得个名成就。”

大匠运斤

dà jiàng yùn jīn

比喻人技艺精湛或文笔娴熟高超。

成语出处

语出《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