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语

黯然无色

àn rán wú sè

指事物失去原有光彩,变得暗淡无光。

成语出处

清·郑燮《题画竹》:“昔东坡居士作枯木竹石,使有枯木石而无竹,则黯然无色矣。”

按兵束甲

àn bīng shù jiǎ

按兵:军队停止行进。甲:铠甲,泛指武器装备。止兵不前,捆起铠甲。指解除武装,停战言降。

成语出处

《赤壁之战》:“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达权通变

dá quán tōng biàn

通、达:通晓,懂得;权、变:权宜,变通。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

成语出处

《后汉书·贾逵传》:“《左氏》义深于君父,《公羊》多任于权变。”

败鳞残甲

bài lín cán jiǎ

败:毁坏。残败零碎的鳞甲,比喻满空飞舞的雪花。

成语出处

宋·张元《咏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空飞。”

打小算盘

dǎ xiǎo suàn pán

在小处精打细算,斤斤计较。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六十六回:“有些会打小算盘的人,譬如一向是孝敬一百两的如今只消一百块钱。”

百折不挠

bǎi zhé bù náo

成语正音

折,不能读作“zhē”或“shé”。

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百折不挠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打鸭惊鸳

dǎ yā jīng yuān

比喻打甲惊乙。也比喻株连无罪的人。

成语出处

明·梅鼎祚《昆化奴》第二折:“我不是要害你性命也,则怕打鸭惊鸳,打草惊蛇。”

黯然神伤

àn rán shén shāng

成语正音

伤,不能读作“sānɡ”。

指心神悲沮的样子。

成语出处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女更黯然神伤,泫然流涕。”

百无一失

bǎi wú yī shī

成语正音

一,不能读作“yì”。

形容有充分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成语出处

汉·王充《论衡·须颂》:“从门应庭,听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窥室,百不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