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谓式成语

螳臂扼辙

táng bì è zhé

螳臂:螳螂的前腿;扼:控制;辙:行车的方向。螳螂举起臂来阻止车的前进。比喻自不量力

成语出处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人臣之谬思乱者,乃螳臂扼辙耳。”

谈过其实

tán guò qí shí

犹言言过其实。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成语出处

唐·卢照邻《五悲·悲今日》:“尝谓谈过其实,辨而非真。”

螳螂奋臂

táng láng fèn bì

犹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成语出处

唐·黄滔《谢试官启》:“将怜其蚌蛤剖胎,只自回旋于皎月;螳螂奋臂无辞殒碎于高车。”

四体不勤

sì tǐ bù qín

成语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

四肢不劳动,形容脱离劳动。 >> 四体不勤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微子》:“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贪欲无艺

tān yù wú yì

指贪财的欲望没有限度。 >> 贪欲无艺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于难。 《国语·晋语八》

四角俱全

sì jiǎo jù quán

比喻完美无缺。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若要外头说去,老太太断不中意,不如把你林妹妹定给他,岂不四角俱全?”

桃李争妍

táo lǐ zhēng yán

桃花李花竞相开放。形容春光艳丽。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8回:“四时赏玩,各有风光;春赏燕游堂,桃李争妍。”

螳臂挡车

táng bì dǎng chē

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同“螳臂当车”。

成语出处

李一《荆宜施鹤光复记》:“武汉义师之崛起也,以一隅而待北方数省之兵,盖有螳臂挡车之势,危莫甚焉。”

贪欲无厌

tān yù wú yàn

犹言贪得无厌。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夫高,故贱人也,无识于理,贪欲无厌,求利不止,列势次主,求欲无穷,臣故曰殆。”

滕薛争长

téng xuē zhēng zhǎng

滕侯与薛侯争夺席位。指争夺尊位或首位。 >> 滕薛争长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