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谓式成语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sǐ zhū gé xià zǒu shēng zhòng dá

指人虽死,余威犹在。同“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时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帝闻而笑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 《晋书·宣帝纪》

贪夫殉利

tān fū xùn lì

形容人爱财如命。同“贪夫狥利”。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3回:“贪夫殉利,箪豆见色。春秋争弑,不顾骨肉。””

螳臂当车

táng bì dāng chē

成语正音

当,不能读作“dànɡ”或“dǎnɡ”。

当:阻挡。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 螳臂当车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昙花一现

tán huā yī xiàn

成语正音

一,不能读作“yì”。

昙花:即优昙钵花,开放时间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成语出处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

素衣化缁

sù yī huà zī

缁:黑衣。因灰尘污染,白衣变成了黑衣。形容灰尘极多

成语出处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衣服类》:“故质改化,曰:素衣化缁。”

谈言微中

tán yán wēi zhòng

微中:微妙而又恰中要害。形容说话委婉而中肯。 >> 谈言微中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滑稽列传》:“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苏武牧羊

sū wǔ mù yáng

苏武:汉朝时人。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 >> 苏武牧羊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他取笔就画了一幅苏武牧羊,画了又要我题。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

汤去三面

tāng qù sān miàn

泛言普施仁德。 >> 汤去三面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食不充肠

shí bù chōng cháng

见“食不充饥”。

成语出处

唐·元稹《同州刺史谢上表》:“臣八岁丧父,家贫无业,母兄乞丐以供资养,衣不布体,食不充肠,幼学之年不蒙师训。”

驷马仰秣

sì mǎ yǎng mò

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成语出处

语出《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杨倞注:“仰首而秣,听其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