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谓式成语

蚂蚁缘槐

mǎ yǐ yuán huái

缘:沿,顺着。蚂蚁沿着槐树上下爬。比喻自以为了不起。 >> 蚂蚁缘槐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一个名叫淳于棼的人梦见自己当了大槐安国的南柯太守,一时好不威风。醒来方知是一场大梦,所谓大槐安国不过是老槐树下的蚂蚁窝。

猫鼠同眠

māo shǔ tóng mián

猫同老鼠睡在一起。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成语出处

《新唐书·五行志》:“龙朔元年十一月,洛州猫鼠同处。鼠隐伏,象盗窃;猫职捕啮,而反与鼠同,象司盗者废职容奸。”

马鹿易形

mǎ lù yì xíng

出自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文苑传上·崔琦》:“不能结纳贞良,以救祸败,反复欲钳塞士口,杜蔽主听,将欲使玄黄改色,马鹿易形乎?”

马放南山

mǎ fàng nán shān

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现形容思想麻痹。

成语出处

《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毛羽零落

máo yǔ líng luò

比喻失去了帮手或亲近的人。

成语出处

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外失辅车唇齿之援,内有毛羽零落之渐。”

毛遂自荐

máo suí zì jiàn

成语正音

遂,不能读作“suí”。

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 毛遂自荐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毛骨悚然

máo gǔ sǒng rán

成语正音

悚,不能读作“sù”。

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秦王闻之,不觉毛骨悚然。”

毛遂堕井

máo suí duò jǐng

用为传闻不实之典。 >> 毛遂堕井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西京杂记》卷六:“赵有两毛遂……野人毛遂坠井而死,客以告平原君,平原君曰:‘嗟乎!天丧予矣。’既而知野人毛遂,非平原君客也。”

芒刺在身

máng cì zài shēn

芒刺:谷类壳上的细刺。好像有芒刺扎在身上。形容心中内心惶恐,坐立不安

成语出处

柳青《创业史》第13章:“他觉得那个姓周的在背后盯住他,使他有如芒刺在身,脊梁骨痒痒,可又不敢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