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谓式成语

芒刺在背

máng cì zài bèi

成语正音

芒,不能读作“wánɡ”。

芒刺:细刺。象有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 >> 芒刺在背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书·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

麦秀两歧

mài xiù liǎng qí

①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②唐教坊曲名。

成语出处

《东观汉记》:“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秀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欺。”

锣鼓喧天

luó gǔ xuān tiān

成语正音

锣,不能读作“luō”。

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成语出处

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四折:“早来到北邙前面,猛听的锣鼓喧天,那军不到三千,拥出个将一员,雄纠纠威风武艺显。”

落英缤纷

luò yīng bīn fēn

成语正音

落,不能读作“là”。

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成语出处

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盲翁扪籥

máng wēng mén yuè

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 >> 盲翁扪籥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宋·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锺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锺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盲人骑瞎马

máng rén qí xiā mǎ

瞎子骑着瞎马。形容乱闯瞎撞,非常危险。 >> 盲人骑瞎马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因共作了语……复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马不解鞍

mǎ bù jiě ān

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间歇。

成语出处

郭小川《长江组歌·百万雄师过大江》:“马不解鞍连续战,一举解放大江南。”

盲人扪烛

máng rén mén zhú

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同“盲翁扪籥”。 >> 盲人扪烛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盲人扪烛,而以为日,欲正告之,则不能免于词费。 民意《告非难民生主义者》第三节

马首欲东

mǎ shǒu yù dōng

指东归;返回。

成语出处

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栾黡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杨伯峻注:“秦兵在西,东则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