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拼音查找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2020-06-03 14:54

杞国之忧

成语拼音

qǐ guó zhī yōu

成语解释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同“杞人忧天”。

成语出处

宋·岳珂《桯史·岁星之祥》:“士大夫皆有杞国之忧。”

犬马之恋

成语拼音

quǎn mǎ zhī liàn

成语解释

比喻臣子眷恋君上。

成语出处

唐·刘禹锡《苏州谢上表》:“江海远地,孤危小臣。虽雨露之恩,幽遐必被;而犬马之恋,亲近为荣。”

秦晋之缘

成语拼音

qín jìn zhī yuán

成语解释

春秋时期秦晋两国君主之间世代联姻,关系亲密

成语出处

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我与你合秦晋之缘何如?”

切骨之寒

成语拼音

qiè gǔ zhī hán

成语解释

切骨:彻骨,渗透到骨头里。形容冷得刺骨

成语出处

南朝·梁·萧统《黄钟十一月启》:“酌醇酒而据切骨之寒。”

挈瓶之智,守不假器

成语拼音

qiè píng zhī zhì,shǒu bù jiǎ qì

成语解释

挈瓶:汲水用的小瓶。仅有一点挈瓶汲水的浅薄见识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比喻慎其所有,忠于职守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田豫传》:“夫挈瓶之智,守不假器。吾既受之矣,何不急攻乎?”

挈瓶之知

成语拼音

qiè píng zhī zhì

成语解释

挈瓶:汲水用的瓶,它装不了多少水。比喻知识浅薄,不能深明事理。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七年》:“虽有挈瓶之知(智),守不假器,礼也。”《战国策·赵策一》:“人有言,挈瓶之知(智),不失守器。”

螟蛉之子

成语拼音

míng líng zhī zǐ

成语解释

螟蛉:绿色小虫,寄生蜂蜾赢常捕捉螟蛉,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比喻义子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

冥漠之乡

成语拼音

míng mò zhī xiāng

成语解释

指天庭或地府。也比喻最高境界。同“冥漠之都”。

成语出处

明·归有光《祭妻祖父母文》:“方其数尽,何有于老,同返于冥漠之乡。”

靡靡之乐

成语拼音

mǐ mǐ zhī yuè

成语解释

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成语出处

《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先此声者,其国必削。”《史记·殷本纪》:“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