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拼音查找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2020-06-03 14:54

膏肓之疾

成语拼音

gāo huāng zhī jí

成语解释

指不可医治的绝症。 >> 膏肓之疾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左传·成公十年》:“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杯水之谢

成语拼音

bēi shuǐ zhī xiè

成语解释

比喻微薄的酬谢。

成语出处

《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次日,凤四老爹果然别了万中书,不曾受他杯水之谢,取路往杭州去了。”

北鄙之音

成语拼音

bēi bǐ zhī yīn

成语解释

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亦作“北鄙之声”。

成语出处

《史记·乐书》:“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鄙者陋也,纣乐好之,与万国殊心,诸侯不附,百姓不亲,天下畔之,枚身死国亡。”

鲍鱼之肆

成语拼音

bào yú zhī sì

成语解释

卖咸鱼的店。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

成语出处

汉·刘向《说苑·杂言》:“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败鼓之皮

成语拼音

bài gǔ zhī pí

成语解释

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成语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成语拼音

bǎi zú zhī chóng,sǐ ér bù jiāng

成语解释

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

安身之处

成语拼音

ān shēn zhī chù

成语解释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白华之怨

成语拼音

bái huá zhī yuàn

成语解释

指女子失宠之哀怨。

成语出处

《诗·小雅·白华》序:“白华,周人刺幽后也。幽王取申女以为后,故下国化之,以妾为妻,以孽代宗,而王弗能治。”

倚庐之望

成语拼音

yǐ lú zhī wàng

成语解释

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成语出处

唐·骆宾王《上廉使启》:“虽噬脐思归,空轸倚庐之望;而啮臂未仕,非图高盖之荣。”

一勇之夫

成语拼音

yī yǒng zhī fū

成语解释

只有勇力而无智慧的人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我两个无过是一勇之夫,但有出力去处,自当效命,生死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