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拼音查找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2020-06-03 14:54

不刊之书

成语拼音

bù kān zhī shū

成语解释

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成语出处

汉·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腹心之患

成语拼音

fù xīn zhī huàn

成语解释

比喻严重的祸患。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梁太祖乾化元年》:“云代与燕接境,彼若扰我城戍,动摇人情,吾千里出征,缓急难应,此亦腹心之患也。”

肤受之言

成语拼音

fū shòu zhī yán

成语解释

肤:肤浅;受:感受。指肤浅的,使人感受不深的言论。也指不切合实际的言辞。

成语出处

《后汉书·杨璇传论》:“风景之赏未甄,肤受之言互及。”

不解之缘

成语拼音

bù jiě zhī yuán

成语解释

缘:缘分。不可分解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萧统《古诗十九首》:“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不轨之徒

成语拼音

bù guǐ zhī tú

成语解释

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

成语出处

《晋书·刘颂传》:“虽有所犯,轻重甚殊,于士君子之心受责不同而名不异者,故不轨之徒得引名自方,以惑众听,因名可乱,假力取直,故清议益伤也。”

斗斛之禄

成语拼音

dǒu hú zhī lù

成语解释

斗斛:古代容量单位,1斛=10斗,1斗=10升;禄:官员的俸给。微薄的薪俸

成语出处

唐·韩愈《祭十二郎文》:“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风烛之年

成语拼音

fēng zhú zhī nián

成语解释

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成语出处

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陈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

割襟之盟

成语拼音

gē jīn zhī méng

成语解释

割襟:指腹为婚时,各自割下衣襟,彼此珍藏作为信物。指男女在未出生前就由其父母订立下婚约。

成语出处

《元史·刑法志·二·户婚》:“诸男女议婚,有以指腹割衿为定婚者,禁之。”

奋矜之容

成语拼音

fèn jīn zhī róng

成语解释

奋:振起,发扬;矜:自以为是;容:容貌,仪容。自以为比别人有能耐的一种骄傲表现

成语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正名》:“有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复之厚,而无伐德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