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拼音查找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2020-06-03 14:54

六尺之托

成语拼音

liù chǐ zhī tuō

成语解释

托:委托。指受嘱托抚育遗孤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明帝纪》:“并可以受六尺之托,临大节而不挠。”

六合之内

成语拼音

liù hé zhī nèi

成语解释

六合:天地及东南西北。指天下。

成语出处

《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存。”

龙胡之痛

成语拼音

lóng hú zhī tòng

成语解释

指丧亲之痛。 >> 龙胡之痛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书·郊祀志上》:“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龙乃上去……百姓卬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涘号。”

炊臼之痛

成语拼音

chuī jiù zhī tòng

成语解释

比喻丧妻。同“炊臼之戚”。

成语出处

清·查为仁《莲坡诗话》卷中:“辛丑仲春,余遭炊臼之痛,同人和悼亡诗甚多。”

刍荛之见

成语拼音

chú ráo zhī jiàn

成语解释

刍荛:割草打柴的人。认为自己的意见很浅陋的谦虚说法。

成语出处

《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持久之计

成语拼音

chí jiǔ zhī jì

成语解释

持久:持之以久,即长久。长久的打算或谋略。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

才墨之薮

成语拼音

cái mò zhī sǒu

成语解释

指文人聚集的地方。

成语出处

清·龚自珍《书金伶》:“噫!江东才墨之薮,楼池船楫之观,灯洒之娱,春晨秋夕之游,美人公子,怜才好色,姚冶跌逿之乐,当我生之初,颇有存焉者矣。”

今昔之感

成语拼音

jīn xī zhī gǎn

成语解释

从今天的现实回忆过去的事。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十四回:“诸旧好俱在,谭孝若已作古人。今昔之感,凄怅莫状。”

疥癞之患

成语拼音

jiè lài zhī huàn

成语解释

疥癞:疥疮与癞痢,两种皮肤病。比喻危害尚轻的祸患或无关紧要的问题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2回:“今王兴十万之师,行粮千里,以争疥癞之患,而忘大毒之在腹心,臣恐齐未必胜,而越祸已至也。”

黄台之瓜

成语拼音

huáng tái zhī guā

成语解释

黄台: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黄台之瓜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新唐书·承天皇帝倓传》:“贤终日忧惕,每侍上,不敢有言,乃作乐章,使工歌之。其言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云可,四摘抱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