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拼音查找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2020-06-03 14:54

不羁之民

成语拼音

bù jī zhī mín

成语解释

不受束缚的百姓。指不甘就范的人民群众。

成语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论功》:“不牧之地,不羁之民。”

股掌之上

成语拼音

gǔ zhǎng zhī shàng

成语解释

在大腿和手掌上面。比喻在操纵、控制的范围之内。

成语出处

《国语·吴语》:“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

狗彘之行

成语拼音

gǒu zhì zhī xíng

成语解释

狗彘:猪狗。形容无耻之人的行为如猪狗一样

成语出处

明·郭勋《英烈传》第20回:“你受吴王大恩,不思图报,敌兵一至,便要投降,乃是狗彘之行!”

斗筲之材

成语拼音

dǒu shāo zhī cái

成语解释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永斗筲之材,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左右之介。”

风尘之警

成语拼音

fēng chén zhī jǐng

成语解释

风尘:战乱;警:警报。战乱发生的警报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终军传》:“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

分陕之重

成语拼音

fēn shǎn zhī zhòng

成语解释

陕:古地名,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一带;重:重任。指周成王时,周公、召公分陕而治。后指朝廷对守土重臣的委任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燕召公世家》:“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召公主之。”

膏腴之壤

成语拼音

gāo yú zhī rǎng

成语解释

膏腴:土地肥沃;壤:土地。指土地肥沃富饶的地区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东据城皋之险,割膏腴之壤。”

方寸之木,高于岑楼

成语拼音

fāng cùn zhī mù,gāo yú cén lóu

成语解释

方寸:比喻小;岑:尖顶高楼。一寸高的方木放在高楼的尖顶上其高度高于高楼。比喻类比不当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